慢性肾衰竭是由多种病因引发肾脏排泄功能在短时间内慢剧降落而出现的1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血尿素氮及血清肌酐水平升高、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和全身各系统症状,可伴随少尿或或无尿。肾病医院的专家将介绍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护理。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以下:
(1)尿型ARF以少尿(尿量少于400ml/日)或无尿(尿量少于lOOml/日)为显著特点,1般都经过少尿(或无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3个临床阶段。少尿期通常延续3天至⑴个月不等,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护理的见效方法,平均约10天左右,少尿期的主要表现为:
①水钠潴留:表现为全身浮肿。血压升高等,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护理的见效方法。肺水肿、脑水肿和心力衰竭常危及生命,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阻;
②电解质紊乱:包括高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等;高钾血症常为少尿期死亡首位缘由;
③代谢性酸中毒:为酸性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而至,感染和组织破坏可以使酸中毒加重。酸中毒可表现为恶心、呕吐、疲乏、嗜睡、呼吸深大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血压降落;
④尿毒症症状:为各种毒素在体内蓄积引发的全身各系统的中毒症状。硝化系统包括食欲消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呼吸系统包括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尿毒症性肺炎等;循环系统包括心律失常;心衰等;神经系统包括意识障碍、躁动、谵语、抽搐等。进入多尿期后尿量逐日可达3000至5000mL,血清尿素氮、肌酐逐步降落,尿毒症症状逐渐减退。多尿期因大量水分和电解质的排出,可出现脱水、低钾、低钠血症等,如果不及时补充,患者可死于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进入恢复期后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恢复至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进行再生和修复,肾功能的完全恢复约需半年至1年时间,少数患者可遗留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侵害。
(2)非少尿型ARF1部份病例无少尿或无尿的临床表现,仅表现为短时间内肌酐清除率迅速下降,降落幅度达正常值的50%以下,血清尿素氮和肌酐迅速升高,血清肌酐逐日上升速度超过44⑻8mmol/L,这类类型称为非少尿型ARF,临床表现相对较轻,常易误诊。
(3)高分解型ARF1部分病例产生于组织分解代谢极度增高的情况下,逐日血尿素氮和肌酐上升速度分别>14.3mmol/L和>lUmol/L称为高分解型ARF,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护理的见效方法,通常见于大面积外伤;烧伤、大手术后似及严重感染等情况,表现为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中毒症状显著,尤以神经系统突出,可表现为嗜睡、昏迷、抽搐、癫痫样发作、反射亢进或消弱等。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为您介绍到这。不管何种肾衰竭缘由出现的肾功能衰竭,均以造成肾功能损伤此时需要积极寻求适合的慢性肾衰竭治疗方法。在此祝贺广大的患者早日康复,具有1个健康的人生!
相关新闻
上一页:肾衰竭患者容易忽视的症状
下一页:导致肾衰竭的病因都有哪些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