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是非常重要的,了解慢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对人体来说起着排泄的作用,可是当肾衰竭产生以后,就会影响着平常的生活,而且会直击我们的肾脏,让它不能正常的进行工作,从而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危害,那么慢性肾衰竭的病发机制主要有哪些呢。
慢性肾衰竭的病发机制是什么
1、肾单位血液动力学改变肾实质减少后,剩余健存的肾单位血液动力学产生改变,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和流量增加,即引发肾小球高灌注和高滤过,在此情况下,肾组织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增高引发高血压,肾小球肥大最后致使肾小球硬化,另外,at-ⅱ参与了细胞外基质合成和各种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肾小球硬化。
2、肾小球基膜通透性改变由于肾小球基膜病变,使大量蛋白滤出造成系膜、肾小球上皮细胞及肾小管间质受损,导致肾小球纤维化,肾单位进1步减少。
3、脂质代谢紊乱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增加,可增进肾小球进行性硬化而产生慢性肾衰竭。
4、肾小管的高代谢肾单位减少后,肾小管高代谢可以使健存肾单位内氧自由基天生增加,自由基清除物减少,致使细胞侵害,了解慢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进1步侵害肾单位。
5、尿毒症毒素包括尿毒、肠细菌代谢产物,如酚类及胺类、中分子物资(分子质量为0.5⑸kda)、大份子物质(份子质量为5⑸0kda),如甲状旁腺激素、胰岛素等。
慢性肾衰竭的诊断需要做的检查:
1、血常规检查:当患者出现贫血,了解慢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而白细胞数正常或增高,或血小板下降,细细胞沉降的患者应当多加注意。
2、尿常规检查:随原病发不同而有骗局差异。以下:
1、尿渗透压下落,多在每千克450mosm以下,经重低,多在1.018以下,严重时固定在1.010~1.012之间,作尿浓缩稀释实验时夜尿量大于日尿量,各次尿比重均超过1.020,了解慢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最高和最低的尿比重差小于0.008;
2、尿量减少,多在逐日1000ml以下;
3、尿蛋白定量增加,晚期因肾小球绝大部份已损坏,尿蛋白反而减少;
4、尿沉渣检查,可有多少不等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和颗粒管型,蜡样管型最故意义。
3、肾功能检查:各项指标均消弱。
4、血生化检查:血浆中白蛋白减少,血钙偏低,血磷增高,血钾和血钠随病情而定。
5、其他检查:x线尿路平片和造影、同位素肾图、肾扫描、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等,对病因诊断有帮助。
综合以上的内容,大家清楚的认识到了慢性肾衰竭的病发机制有哪些了,在平常生活当中我们要多去认识慢性肾衰竭才行,要知道该如何来进行慢性肾衰竭的预防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平淡的饮食,少吃那么腌制的食品。
相关新闻
上一页:肾衰竭是什么样的疾病
下一页:慢性肾衰竭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