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合并尿路感染如何治疗

2017-04-25 18:09:11 来源:
分享:

那末,慢性肾衰竭合并尿路感染如何医治?以下就是具体的概括。

肾衰患者极易并发感染,故肾衰患者要讲求清洁卫生,以避免尿路感染,如有感染,应立即予以医治,及时针对可能的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同时,为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必须加强支持疗法。但是,虽然其医治原则与1般尿路感染类似,慢性肾衰并发的尿路感染,医治起来困难也还是很大的,缘由有以下几个:①慢性肾衰时肾脏已萎缩,血流量很差,药物不容易到达有效浓度,要在血和尿中取得有效抗菌浓度而不至于引发蓄积中毒比较困难;②抗菌药在肾内的有效浓度要很缓慢地才能到达,故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③感染通常是在医院所得,病原菌多为耐药菌株;④两侧肾功能侵害不相等,抗菌药在两侧肾的浓度有所不同,在肾功能差的1侧抗菌药的浓度低,不能发挥作用。

由于肾脏是许多抗生素排泄的主要途径,慢性肾衰时药物排泄延迟,易引发蓄积,增加肾毒性,因此,慢性肾衰合并尿路感染时安全有效地使用抗生素,应根据药物敏感性,抗生素的主要代谢进程、排泄途径、对肾脏的毒性,结合病人的肌酐清除率,和病人是不是透析医治作综合分析,以决定抗生素的种类、给药途径、给药方法和剂量。

医治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大部份是肾排泄型,因此,利用抗菌素的关键问题是剂量的调剂。1般首次负荷量同1般剂量,以保证血中的有效药物浓度。尔后,使用保持量,以使血药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mic),血药浓度监测虽比较理想,但还没有普及,临床上有两种方法计算保持量:①减量法:即用药间期不变,而第2次以后每次给药酌减。可用公式计算:该药每次的正常剂量×1/scr(mg/dl)或该药每次的正常剂量×ccr/100。②延长用药间期法,即每次用药量不减,但用药间期延长。可用公式计算:正常人的用药间期×scr(mg/dl)=患者用药间期。在这两种方法中,以减量法较好,而延长用药间期法对保持血中药物浓度较难估计,对严重感染的病人会影响疗效。正在透析的病人,如使用可经透析而被清除的药物,透析后有必要追加1个剂量。

另外,由于慢性肾衰病人的排泄功能欠佳,故不宜使用抗菌药作长程抑菌疗法,否则会产生蓄积中毒。对无症状性菌尿的病人,可选用适当的药物医治1~2疗程,如果细菌尿不能消除,则应密切视察,1旦出现肾盂肾炎的症状,立即给予医治。

分享: